潘继坦主持工作会议。活动期间,还邀请部分书家就新文艺群体工作进行了座谈。
围绕新文艺群体发展,刘成、张鼎、张建华、耿泽峰、何少华、贾安明、倪蔚睦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环境的变化,新文艺群体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创造力活跃在艺术创作、教育培训、媒体传播等领域,日渐成为书法事业发展生力军。新文艺群体作者要坚守艺术理想,注重人格修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担负起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社会责任;要积极参加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争做行业典范,引领和带动新文艺群体书法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共同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
就如何切实扶持、服务新文艺群体,潘继坦、林尔、谢道佑、牛帅兵、邹方臣、童孝镛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对新文艺群体书法家的服务保障机制,切实解决他们在创作、生活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权益保护,维护新文艺群体书法家的合法权益;提供政策支持,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公平对待;优化发展环境,为新文艺群体书法家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针对互联网和新媒体方面,赵立新、杜延平、陈毅华认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带来文艺观念和艺术实践的深刻变化,为新文艺群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既要拥抱互联网,利用各种平台讲好中国书法故事,既保持笔墨深度又激活文化破圈力,使个人艺术生命在数字时代获得多维延伸。同时也要直面网络空间各种乱象,倡导正常、健康的艺术批评,反对那些打着“艺术批评”旗号只为博取流量的恶意评论,净化网络环境,不做置身事外的“吃瓜群众”。
围绕书法的传承与创新,邵岩、康耀仁、李强认为,没有对汉字基本书写规范和传统的掌握,汉字的书写艺术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实现真正的创新与发展。既要植根传统也要多样包容,既要传承经典又要鼓励创新,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对汉字书写进行艺术化的拓展,将丰富汉字书写的内涵与形式,为书写汉字的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传统与现代,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汉字书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合自身岗位与创作研究,章宏伟、刘俊京、李维君、王熙权、李炳筑、王厚孝、牛尔惠、熊晋、旦增分享了开展新文艺群体成果的新业绩、新成果、新气象,提出各项建议与方案,下一步工作将团结各领域新文艺群体书法人才,在行业建设、创作引领、人才培养、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树立新文艺群体良好社会形象。
张潇羽回顾近年来新文艺群体工作开展情况谈到,八次书代会以来,新文艺群体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国书协成立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大多数团体会员也组建了新文艺书法工作组织,“全国书协一盘棋”上下联动、协同运行。服务手臂在延伸,服务领域在拓展,服务机制在完善。新文艺群体委员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履职尽责,弘扬新风正气。
张胜伟谈到,促进新文艺群体书法工作的整体提升与发展,要加强政治学习,筑牢思想基础,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弘扬行风艺德;要持续关注书法界新文艺群体发展状况,积极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路径,努力为广大新文艺群体书法工作者铺路搭桥,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要传承书法文脉,守护中华艺术精神,坚持艺道并进,戒除浮躁,沉潜传统,深耕经典、与古为新,用坚实的作品立形象,用高雅的言行树风骨。
同期,由中国书协新文艺群体委员会与上海市书协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文艺群体书家作品展”在上海文艺会堂开幕。展览以“抗战精神”为主题,汇聚了全国60位新文艺群体书家精心创作的作品,以丰富的笔墨形式,书写先烈“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誓言,铭记抗日英雄的铮铮铁骨。将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灵动融为一体,既有“同仇敌忾”的豪迈气概,也有“和平永驻”的深情祈愿。用书法艺术凝聚民族认同,弘扬爱国情怀,文脉相承,情怀依旧,尽显担当。刘成主持开幕式,张胜伟、方坤为入展作者颁发收藏证书。张潇羽、丁申阳分别致辞。
章宏伟主持了新文艺群体作者书法创作交流会,刘成、赵立新、李强、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杨耀扬、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张卫东分别对本次展览中不同书体的作品进行点评。在总结环节,张胜伟谈到,新文艺群体书家的创作在书法取法范围上有了一定拓宽,书法技法整体向完备化和精细化发展,“雅正书风”正在成为主流的审美追求,过度制作之风有所收敛,书法创作回归本质的趋向明显。从长远考量,提升书家综合文化修养依然是书法艺术可持续和向好发展的根本出路和途径,要守护艺术之真,追求文墨同辉,不断提高书法艺术的文化含量。李昕谈到,新文艺群体书家是弘扬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力量。要追求新境界,展现新气象,营造新风气。要守住初心、守正出新,深入开掘传统书法资源,并努力转化成自己的笔墨语言。要尊重艺术规律、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努力讲好中国书法故事。